2025年9月1日,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的发言席上,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谈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时数次哽咽。这场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的发言,不仅重现了二战期间中苏军民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峥嵘岁月,更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下引发多维度思考。
历史维度的回溯显示,卢卡申科的发言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基础之上。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重要成员,白俄罗斯在卫国战争中付出超过三分之一人口伤亡的惨痛代价。中国战场上,双方军事合作曾催生杜申斯克特种航空队等跨国作战单位,超过200名苏联飞行员在华牺牲。2025年8月31日新华社在明斯克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图片展,系统展出了包括白俄罗斯老战士在华作战档案在内的278件史料,客观佐证了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深度协同。
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赋予历史记忆新的战略价值。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,东欧地区涉及二战历史的历史修正主义言论呈现上升趋势,欧盟议会历史决议中关于"苏德共同发动二战"的表述争议持续发酵。白俄罗斯作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,其总统在涵盖世界45%人口的上合组织平台上强调历史真相守护,反映出原苏联国家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的焦虑与立场选择。这种焦虑在卢卡申科3天前的访谈中已有显露——当被问及全球南方崛起时,他特别强调"经济领域的平等开放需以历史共识为前提"。
展开剩余49%中白两国在历史领域构建的多层次合作机制初具成效。近五年内,两国合作修复了明斯克国际友谊广场的"中国角"抗战纪念设施,共建了跨国抗战研究数据库。2025年中国授予7名白俄罗斯二战老兵"和平荣誉勋章",配套实施的"数字口述史"项目完整记录了亲历者的战争记忆。这些具有实体载体的文化工程,正在形成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防线,与卢卡申科主张的"文教倡议需全方位支持"形成政策呼应。
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背景下,历史话语权已成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的关键要素。卢卡申科强调的"共同守护战争真相",实质上是对单极史观的有力回应,其哽咽背后不仅是对战争残酷性的自然流露,更蕴含着中小国家对国际秩序重塑的深刻期待。这种期待与白俄罗斯近年来积极参与全球南方事务的轨迹高度契合,其在金砖国家扩容进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,以及对中国"全球文明倡议"的率先支持,均表明历史记忆维护已成为新兴力量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切入点。
参考资料:
1. 白俄罗斯总统在上合峰会发言视频(来源:环球时报)
2. 新华社明斯克抗战纪念图片展报道(来源:新华社)
3. 卢卡申科接受新华社专访实录(来源:新华社)
4. 中国外交部"和平荣誉勋章"授予文件(来源:外交部官网)
声明:本文内容均为本作者原创,但文章中有部分图片(除特别标明外),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。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发布于:湖南省信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